部门决算是部门预算执行结果的全面反映。依法组织编制部门决算,是《预算法》赋予各级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人大和社会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山东省财政部门紧扣部门决算工作的新定位和新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从信息化建设、决算信息反馈、数据分析应用等“三点”入手,全面提升部门决算工作效能。
一、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点,提升部门决算工作质效
按照财政部关于部门决算信息化建设“三步走”的总体部署,山东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两级建设、三级应用、两年到位”的工作目标。在省级建设的基础上,2017年各市集中部署部门决算网络版系统,2018年全面实现省市县三级部门决算编审网络化管理,在“技术+业务”深度融合基础上,达到了“1+1>2”的效果。一方面,编审质量更有保证。将财政拨款指标、年初预算数据等提前维护到系统,对部门决算填报数据实行自动比对。运用技术手段优化再造审核流程,构建了“审核要求-审核模板-审核规则”的信息化审核机制,审核参数更新等全部实现自动化,审核记录全程留痕,有效倒逼预算单位落实审核责任,保证了部门决算关键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编审效率大幅提高。创新开发了部门决算草案、部门决算批复、部门决算公开等任务参数,进一步拓展系统功能,极大减轻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工作量。同时,基于部门决算系统,集成开发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模块,实现政府财务报告基础数据自动生成,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部门决算数据,得到预算单位一致好评。
二、以信息反馈为切入点,推动部门预决算闭环管理
山东省致力深入打造和完善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将部门决算编审与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执行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以部门决算信息反馈促进财政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的预决算闭环管理。一方面,促进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针对当年部门决算审核中发现的预算安排不合理、错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混用预算项目等问题,及时向部门预算编制环节反馈,能及时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在下一年度预算编审“源头”进行整改,确保在预算管理前端得以规范,有效推动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促进部门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将部门决算审核结果与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相结合,针对部门决算审核中发现的问题,找准预算单位资金支付和使用的风险点,依托支付系统建立动态监控规则清单,在预算执行中予以重点监控,及时预警纠偏,进一步增强预算执行监管能力。
三、以分析应用为着力点,深入挖掘部门决算数据价值
山东省充分发挥部门决算服务党政决策、建设透明财政的功能作用,深入挖掘部门决算数据“金矿”,在利用决算数据服务财政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是强化部门决算分析工作的培训指导。将决算分析作为省直部门决算培训的重要课程之一,有效提升各部门决算人员对决算分析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水平。二是强化部门决算分析目标责任管理。紧紧围绕各级政府关心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研究制定10个分析专题,要求每个市至少完成一个。三是强化部门决算分析考核。省级将各市部门决算分析报告质量纳入年底考评,并督促市级对下属市县强化分析考核,层层传导压力,部门决算分析工作的积极性、针对性、实用性得到显著提高。四是全面推进部门决算“六公开”。即: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公开决算;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全面公开国有资产占用情况;全面公开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情况;对专用术语进行详细解释;全面公开汇总的本级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和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和保有量、公务接待批次级人次的决算信息。同时,在财政厅门户网站“山东省预决算公开平台”栏目,向社会“一站式”公开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内容更加细化丰富,展现更加直观易懂,公众查阅和监督更加方便,社会反响良好。